《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 中国之治:历史经验与当代创新·
论中国特殊教育的历史转型
〔摘要〕 中国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三次划时代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古代残障教育的转型,此期间不乏传统残疾教育的成功案例,但只是局部个案和某些时段,古代中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第二次为近代特殊教育的转型,基督教会的实践开启了近代型特殊教育落户中国的序幕;但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中外之间在此领域非宗教化和中国化的缠斗不断。第三次则是现代特殊教育的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特殊教育的新纪元,特殊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之后,特殊教育由一元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变;百多年来走向中国的特殊教育,而今是利在人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方案;特殊教育;现代化转型
〔作者简介〕 郭卫东,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经济特区
实践与理论研究
〔摘要〕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以经济特区为起点的渐进式改革与非均衡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由此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生动的实践。时代不断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外延,但其作为改革先行者、现代化引领者的内涵从未改变。特区持续的制度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与活力保证,并贡献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路径。新征程上,经济特区的中国故事如何续写、中国理论如何深化传播,有赖于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基于此,应从经济特区的“时代性”出发,把握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特区的“特殊性”出发,认识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的本质;从经济特区“一般性”出发,抽象出其为世界共性国家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的“普遍性”意义。
〔关键词〕 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理论;互动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意义
〔作者简介〕 章平,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桂蓉,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文化融摄与理论创新·
孔子经典诠释学思想发微
〔摘要〕 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家的“经典诠释”实践,而且开创了儒家的“经典诠释学”理论。它不仅不同于西方诠释学,也不同于中国“汉学”与“宋学”的诠释学。它不仅回答了被诠释文本的新的意义怎样在诠释中生成的问题,还回答了诠释者的新的主体性怎样在诠释中生成的问题,即阐明了经典诠释怎样生成道德主体和知识主体。因此,通过揭示“存在者变易”,即作为存在者的主客双方都会在诠释中发生改变的事实,孔子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具有“前存在者”的存在论意义。
〔关键词〕 孔子;经典诠释学;诠释;存在论
〔作者简介〕 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
发展与前瞻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迎来繁荣发展新契机。中国特色政治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总纲,大力推进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各方面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回应中国政治发展要求,突出本土特色;为体现中国政治文明贡献,恢弘中国意蕴;为努力匹配中国大国地位,传播中国声音,进入了“自立、自主、自为、自强”的全新阶段。回顾总结十年来中国政治学发展取得的成绩,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料学
学科体系建构审思
〔摘要〕 在新闻传播史研究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新闻传播史料学的学科建构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作为研治新闻传播史学的门径之学,新闻传播史料学的学科建构受到20世纪以来史学理论变革和数据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史料革命的影响,其建基于史料学和新闻传播史学丰厚的学术基础之上。新闻传播史料学的学科建构与理论思考,是推动新闻传播史研究甚至整个新闻传播学科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包含诸多环节的系统性、过程性活动,缘此,新闻传播史料学的学科建构应该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视域进行理论建构,形成一种涵括新闻传播活动全过程的史料体系。
〔关键词〕 新闻传播史料学;唯物史观;全过程史料;媒介技术
〔作者简介〕 焦宝,吉林大学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程丽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数字经济与法治·
人工智能何以为“人”
——人工智能时代之民法因应
〔摘要〕 人工智能是否可为法律主体的问题,关涉民事主体制度的调整,也为解决人工智能所引发的具体法律问题提供不同思路,对此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既有“人工智能”的各种解读以及“智能”“人工”的分析可知,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使机器或其他人工系统完成需要人类智能的特定任务。在民法上,自然人成为民法上的“人”是基于人类作为一种理性存在的伦理考量;而作为实证法概念,法人是法律构造物,其成为权利主体则主要源于社会经济现实的需要。与自然人相比,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性的特征,但并未达到成为理性主体的程度,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存在成为理性主体之可能。当然,是否具有理性并非决定人工智能可否为法律主体的唯一因素,权利义务的可归属性是主体的基本要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自主性逐渐增强,未来可基于现实需求从侵权责任主体开始,承认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理性;自主性;现实需求
〔作者简介〕 尹志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据访问权的构造
——数据流通实现路径的再思考
〔摘要〕 工业4.0时代见证着物联网经济的高度发展,制造商作为数据生产者控制着大量数据。实践中我国企业间的数据流通大多通过直接协商或者交易中介的方式进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释放数据潜能、增加数据流通、提高数据再利用、鼓励创新的角度来说,有必要赋予享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访问数据持有者所实际控制的数据集的权利。相较于绝对化的数据生产者权,数据访问权是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谈判力量不对等所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的最佳方案。当前,数据访问权规则已被适用于典型的三种场景中,即对共同生成的数据集的个别访问,售后市场或补充服务中第三方对数据集的聚合访问,为创新目的而进行的数据访问。但从具体适用情况分析可知,一般数据访问权与行业数据访问权均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从数据治理的整体视角构建数据访问法律制度。
〔关键词〕 数据访问权;数据生产者权;一般访问权;行业访问权;数据治理
〔作者简介〕 王洪亮,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翔,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数据价值链中的不完全
契约与数据确权
〔摘要〕 打造数据价值链与数据确权是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通过建构两阶段数据开发模型,阐释了数据开发成本和收益的不可合约性,以及数据开发合约中要素投入无效率的来源,并指出公共数据由公共部门掌握,使用专属性较强的数据交由市场调整更符合社会最优的情形。基于此,建议从数据差异化规范、数据共有、数据财产权界定、规范数据权利边界等方面完善数据确权,并通过丰富数据权利流转方式、建立数据抵押制度等手段,促进数据要素充分流通,实现社会最优。
〔关键词〕 数据确权;数据开发;不完全契约理论
〔作者简介〕 杨竺松,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黄京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鲜逸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东西部协作项目制:运行逻辑、
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
〔摘要〕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中央统筹、地方协作、基层落实”为核心要义的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在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深厚的制度渊源。相较于普通项目制,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具有明显的“央地联动”“东西协商”“基层协同”特点,由此呈现出“统筹式发包”“协商式打包”与“协同式抓包”的运作逻辑。但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项目资源分配不够均衡、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利益联结不够完善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让项目有序运转中的公平与效率、项目持续发展中的输血与造血、项目梯度转移中的数量与质量难以兼顾。因此,如何让依附、嵌入但又超越科层体系的东西部协作项目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有所作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利益博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谢治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香凝,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循例而鉴:突发事件危机
沟通中的“镜鉴效应”
〔摘要〕 危机沟通是政府与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有研究多从“信息输出端”分析沟通过程,对“信息接收端”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民众主体性建构过程的分析,是完整理解危机沟通特别是认知偏差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引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突发事件的危机沟通中存在典型的“镜鉴效应”,民众因循往例开展事件比较,建构个体认知并进行情绪表达。在既往事件“固化效应、标杆效应和首因效应”的作用下,人们会形成对当下事件的“从严责任判定、从重情境界定、从速处置预期”。“镜鉴效应”的产生是政民互动的焦点偏移、网民情感的固化认知、社会情境的传播放大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新时期的新问题,政府要提升自身公信力和回应性,有效回应民众的差异化诉求,实现基于不同危机场景的“适应性治理”。
〔关键词〕 危机沟通;风险放大;框架效应;镜鉴效应
〔作者简介〕 吴晓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邢羿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竞争中立国际规则的路径分歧
与中国合作选择
〔摘要〕 竞争中立规则经历了从国内规则向国际规则的演化,并在国际规则层面分化为过度偏向“形式公正”和回归“实质公正”的两条路径,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分歧面相,体现出对国有企业议题的立场差异。在分析当前竞争中立国际规则路径分歧涉及的经济、政治、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参与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应循的理念及具体路径的选择,在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中寻求分歧的弥合,并在国内改革中形成竞争中立规则体系,进而为我国国有企业深入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提供充足空间。
〔关键词〕 竞争中立;路径分歧;自由市场;国有企业
〔作者简介〕 杜玉琼,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子淋,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自贸区及“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数字平台经济竞争与
垄断的微观基础研究
〔摘要〕 数字化技术引致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变革及人的理性行为选择方式质的飞跃,由此形成了新的生产要素、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等,并驱动了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平台厂商(DPM)是这种根本性变革的主要载体,其竞争与垄断方式也出现根本性变化。DPM的本质特征是网络效应,DPM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策展机制的竞争。策展机制是指通过数字化智能技术进行有效的内外治理,拓展与深化积极网络效应,减少消极网络效应。DPM若没有网络规模难以成功,但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的DPM同样可能出现凹型崩溃。所以,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市场结构、市场占有率、市场支配地位等概念并不适于评估DPM是否垄断,而可竞争性则是一个可选择的概念。当前,对于平台厂商反垄断的治理和监管,重点应放在促进DPM的创新、可竞争性和行为规范上。
〔关键词〕 数字平台厂商;DPM垄断与竞争;网络效应;策展机制;可竞争性
〔作者简介〕 于伟,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古中博,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易宪容,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对地区基尼系数与幸福感
关系的“现象核实”——基于
对数据生成过程的考察
〔摘要〕 研究地区基尼系数与幸福感的关系,其理论意义在于探讨行动者的主观观念或主观感受与所处社会情境的客观特征之间的关联机制。对现实情境中数据生成过程的考察表明,在引入“地区类型”这一变量进行分组分析后,地区基尼系数与幸福感的统计关联就会大幅消减甚至消失。单纯以系数的统计显著性为指标的研究方式,导致以往采用不同数据的研究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彼此矛盾的结论和解释。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是否定性的,其中包括了未来应该努力澄清的机制解释方向。社会学的数据分析不应单纯以系数的统计显著性为指引和目标,而应当借助统计表述来思考现实情境中的数据生成过程,在经验数据与解释逻辑之间的循环往复中不断逼近事实真相。
〔关键词〕 数据生成过程;现象核实;定量研究范式;幸福感;地区基尼系数
〔作者简介〕 高勇,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吸纳与增效:志愿服务
有效供给何以可能
〔摘要〕 志愿服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公共福利的不平衡不充分供给缺陷。随着公众志愿服务伦理的转变,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日益多元化,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呈现供给过剩与不足的双重困境。尽管有较完善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志愿服务供给低效和失效问题始终存在,如何通过制度、组织和利益吸纳,运用文化和技术在不同组织结构体系中嵌入志愿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吸纳治理机制、多元嵌入机制与合作共生机制通过志愿服务的集体行动,实现价值耦合与理性供给志愿服务,从而达成志愿服务吸纳增效之目的,提升供给有效性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志愿服务;有效供给;吸纳;增效
〔作者简介〕 衡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市场吸纳社会的逻辑、风险与治理
——卡尔·波兰尼视角下的中国网约车市场
发展过程(2014—2022)
〔摘要〕 在卡尔·波兰尼的经济社会学视野下,市场吸纳社会意味着原处于社会中的人及物质等要素会被吸纳到市场中并反作用于市场扩张。中国网约车市场扩张表明,该吸纳过程内含三种逻辑:第一,商品化逻辑,通过激励机制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并出售他们的劳动力产品;第二,利用数字技术落实自律性市场理念,从而在商品化逻辑基础上实现效率逻辑;第三,通过市场对社会的实质嵌入,利用交易者的社会动机消除效率逻辑与实际交易状况之间的摩擦,从而形成互惠逻辑。这三种逻辑共同塑造了网约车市场的认知合法性并支撑其扩张。但是,市场吸纳社会的逻辑蕴含着潜在风险,这包括劳动者异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交易中的道德风险。虽然三种风险在推动政府响应社会保护诉求的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霸权所主导的市场扩张运动。
〔关键词〕 网约车;市场吸纳社会;商品化逻辑;效率逻辑;互惠逻辑;社会保护
〔作者简介〕 段新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
资本关系在双重事物化伪境中
的消逝——对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的再研究
〔摘要〕 与出现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价值关系异化的货币所生成的异己性权力不同,资产阶级经济物相化空间中出现的第二种异己性权力是出现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这个资本权力,已经不再是张牙舞爪的金钱,而是由金钱转换成安静的物——厂房、机器和其他生产条件。货币异化是被交换的劳动关系经过客观抽象反向化为事物性关系伪境,当它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以物的形式吸允工人的活劳动使自己增殖时,它就以控制整个社会关系的方式成为魔鬼般异己性外部力量的资本。由此,马克思才指认资本的本质是对象化的劳动的异化,但是它通过经济物相化掩盖所有历史性起源的遗迹,伪饰成劳动的一脸无辜的物性对立面。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关键词〕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关系;生产条件;事物化
〔作者简介〕 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道德存有之呈现”的传承
——论牟宗三对熊十力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之三
〔摘要〕 与“道德践行之呈现”一样,“道德存有之呈现”也是熊十力的重要思想。牟宗三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其师的这一思想,而且进一步将其上升到智的直觉的高度,对儒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遗憾的是,牟宗三对康德智的直觉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误将道德之心创生的对象称作“物自身的存有”,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另外,与其师相似,牟宗三同样没有处理好“仁心”和“天心”的关系,不明白创生道德存有的主体只能是“仁心”,不能是“天心”,其思想仍带有明显的双重本体的烙印。儒学下一步发展要取得好的成绩,对这两个问题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熊十力;牟宗三;道德存有
〔作者简介〕 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1911年“延长线”上
思考辛亥革命
〔摘要〕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革命,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在清代的种种“前因”;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对其后历史漫长深远的影响。从此出发,在1911年之前十年和之后数十年的“延长线”上思考辛亥革命既有其可能,又需要继续深化。在辛亥革命延长线上做思考或要特别注意:其作为历史人物“生命切实组成部分”的影响,如何让“区域”成为问题以更深入地理解辛亥革命,以及如何从南北与东西的长程历史来定位辛亥革命。
〔关键词〕 辛亥革命;延长线;生命切实组成部分;区域;长程历史
〔作者简介〕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历史学系教授。
顾颉刚与徐旭生的交谊
与学术歧见考述
〔摘要〕 20世纪三十年代初,顾颉刚和徐旭生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通力合作,共同创办通俗读物编刊社,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和参与禹贡学会。他们还分别是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史学和考古方面的负责者,共同促进了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发展。后顾徐二人因人事纠纷关系破裂,由交好转向彻底交恶。顾颉刚与徐旭生的学术观点异趣,从侧面反映了两位学者对古史学术观点的不一致。二人的交往是民国时期学者生态的一个面向,他们的学术歧见凸显了民国学术发展的多面性。
〔关键词〕 顾颉刚;徐旭生;北平研究院;疑古;信古
〔作者简介〕 刘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构建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的空间
伦理诉求及应然逻辑
〔摘要〕 体育承载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神圣使命。然而,在体育全球化与媒介化的大趋势下,西方体育强国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媒介优势基本垄断了体育国际话语权,挤压了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体育文化传播空间。因此,构建“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争取一个公平正义的全球传播环境,成为中国推动全球传播空间治理的伦理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的应然逻辑在于形成一系列良性互动关系,即处理好体育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建构自我话语权与尊重他者话语权的关系、价值逻辑与情感逻辑的关系,促进各国民族国家体育文化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关键词〕 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伦理诉求;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应然逻辑
〔作者简介〕 王 翔,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鲍海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
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
〔摘要〕 文化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植根于其文化生命孕育的土壤。这个土壤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包括其面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自身的历史和民族特征,因而其展现的文化生命具有鲜明的特点。必须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前提下,积极融摄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及外来文化,以文化达成共生的观念,才能展开跨文化的正常交流,形成真正的文化精神共同体。
〔关键词〕 文化融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
〔作者简介〕 段钢,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报》社高级编辑。
(微信责任编辑:王冬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于1979年3月创刊,主要刊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文学、新兴交叉等学科的研究论文,是我国人文社科界向海内外展示优秀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
《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坚持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以学术性、思想性、综合性为特点,与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保持深入联系,不断推出各学科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致力于研究问题、锻铸新知、繁荣学术、昌明文化。
《社会科学研究》为双月刊,逢单月1日出版。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邮编:610071;电话:028-87013623。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网址:shkxyj.ijournals.cn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刊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刊
四川出版·期刊奖一等奖获奖期刊
四川出版物奖·期刊奖获奖期刊